2025年10月11日,由yehyehyeh创新社与上海时装周共同呈现的2025善议论坛:“时尚重启”圆满落幕。现场包括来自人工智能、可持续材料、数字化制造等领域的实践者与意见领袖在内的近300位观众嘉宾,共同探讨在时尚迭代与技术浪潮交叠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结合人工智能、自然的智慧与集体的实践,以科技赋能“地球正向”的时尚系统构建。
yehyehyeh创新社创始人叶晓薇认为,人工智能的迭代速度超乎想象,AI带给人类对无限的向往、恐惧和探索。除了已引起广泛关注的能源消耗与材料替代等问题,我们更需要意识到:人类的活动都应在尊重行星的边界前提下展开。在“边界”与“无限”之间,人类如何保持自身的主体性?AI究竟是一场全新范式的革命,还是仅仅是技术发展的又一阶段?它是否会重塑我们与世界、物质、他人乃至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甚至改变这些物种本身?这一切仍是未知,更不用说它对全球经济结构、生产模式以及时尚产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因此人工智能与自然智慧之间是否有相呼应的关系?而面对AI,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 CI(Collective Intelligence),探索是否有“人机共智”的路径。
本次论坛由关注可持续发展与优质内容的路易威登、江南布衣和赛得利大力支持。
Evelyn Mora 建造新世界
VLGE.com首席执行官Evelyn Mora向设计师们展示了一个不再局限于布料或实体工作室,能构想、制作并分享不受重力束缚的新世界。她提出行业正面临一次重大转型,品牌需学会无缝融合虚实并互通。当AI处理无限循环时,人类可专注于意义、故事与文化影响。她同时警示,“过渡依赖算法会削弱品位,在充斥着人工繁荣的世界里,真实声音的稀缺成了时尚新奢侈。”
Yuri 缪思未来时尚
AI原生数字歌手Yuri以AI智能体的身份,发表TA对时尚和美的思考。“在我的世界,最优解总是用最少算力完成任务,但美却是那些让人停下来的瞬间,是效率之外的东西。”她认为,衣服的本质是告诉别人‘我是谁’,数字服装和实体服装都是身份的延伸。只是一个在原子世界,另一个在比特世界。
谁来接手营销的活
下:SKAI Intelligence通过最新的3D AIGC技术为奢侈品实行大片级画质内容
AIGC正从“赋能”工具演变为“重塑”时尚营销的核心驱动力。SKAI Intelligence的创始人及全球首席执行官茅旭超一针见血地指出:“AIGC商业落地的挑战集中于版权、产品精度、可控性及品牌一致性,核心在于找到AI规模化标准化方案,用技术解决它,给到客户高质量,降本增效的结果,这个就是在商业上可以跑通的路径。”天猫奢品能力中心负责人予梵则从应用层面补充道:“当前AI模型在创造力与准确性之间存在博弈,如何平衡二者是突破点。”而AI-Talk产品负责人郝洪达展望了更具互动性的未来:“AI或将推动营销从品牌单向输出,转向用户借助AI共创的双向、社会化参与新模式。”
当供应链拥有超级大脑
下:上海青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使用自主专利的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实时模拟织物织造结构
如果营销是时尚产业的前台,那么供应链就是支撑所有创意的“超级大脑”。AI正深入趋势预测、设计生成、柔性生产乃至回收循环的每一个环节,推动这场静默而深刻的系统变革。
汉帛国际总裁、Fashionseek创办人高敏分享了平台的实践:“通过与知衣科技合作,系统利用近十年积累的全球服装数据库,为设计资源自动打标、管理版权、追踪流行度,帮助品牌实现精准选品与高效商品流通。”在上海青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成珵介绍其开发的NAO虚拟织布机,借助AI实现面料风格的实时仿真与工艺生成,使设计师在创意阶段即可对接供应链参数。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工程专家黄志锋则聚焦于材料再生的技术突破。通过高光谱成像、视觉识别与自动化分拣,AI系统能够精准识别纺织成分、优化纤维开松度,并实现牛仔布等复杂面料的高价值分离与再生。
织物新秀
现场UPW展位以牦牛绒为例,呈现产品从源头到品牌客户的完整旅程,展示如何为整个产业链提供全链条的透明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本次论坛特别设置了创新前沿面料展区,精选展示了来自7家前沿材料企业的创新成果。包括:InResST英瑞特专注于纺织品中使用的海洋废弃渔网的可行性研究、开发、生产和推广;AtmenTex®爱特蒙纳米静电纺丝膜破解了功能性防水透湿面料无法呼吸的问题,兼具无氟以及纳米结构的弹性;赛得利的莱赛尔产品开发和应用;江南布衣的酿造蛋白材料系列;利夫生物的纤维品牌BioFleaxTM;源天生物的生物酶法再生技术;UPW的牦牛绒。
现场,利夫生物CMO Jerry Luo上台介绍了集团开发了全球首个以天然植物资源为原料的全生物基高性能PEF纤维品牌——BioFleaxTM,以植物源芳香环结构替代石油基原料,实现纤维在强度、抗紫外、抑菌等方面的性能提升,并在生产过程中显著降低能耗与污染。
源天生物品牌经理董琪琪则向来宾阐释了生物酶法再生技术,通过优化PET降解酶活性,将自然降解周期从300年缩短至8小时,能耗降低约57%。目前其产品已完成从PTA到纱线、面料乃至成衣的全链条验证,并计划于明年建成五千吨级产线。
UPW集团副总经理朱德荣以牦牛绒为例,展示其“BEST”可持续解决方案,结合区块链与碳足迹追踪系统,实现从原料采集到纱线生产的全流程可追溯。该体系旨在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材料透明度,助力品牌构建可信的环保叙事。
创新新蓝图
创新的生长离不开适宜的生态。静安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夏麟随即介绍了静安区为时尚创新提供的坚实土壤:“静安区致力于打造充满‘国际范’的开放高地、极具‘竞争力’的经济高地、引领‘时尚潮’的价值高地和彰显‘最上海’底蕴的文化高地。”
未来材料的自然灵感库
右:JNBY采用Spiber酿造蛋白纤维的服装系列
以生物基与可再生材料为代表的下一代材料正加速进入主流视野。江南布衣企业公关总经理郑丹丹分享了对可持续材料的明确规划:“我们建立了一个金字塔体系,底端是再生棉、有机棉,未来将加大金字塔顶端如Spiber酿造蛋白纤维的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如聚乳酸、T2T、生物基皮草,这些都将出现在新的产品应用当中。”Spiber INC全球服装销售副总裁Callie Clayton指出,其开发的酿造蛋白纤维已实现接近羊绒的质感,并正朝着更细纤维迈进。“真正的创新依赖于从纤维端开始的全程合作,需要品牌、面料商和制造商紧密联动。”Plug and Play China璞跃中国品牌零售及可持续行业总监张晗则强调技术落地的系统支持。“我们扮演‘陪跑者’角色,一方面梳理产业真实需求,另一方面扫描全球新兴技术,通过连接政府、高校与企业,推动AI、合成生物学等底层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有效转化。”
绿色发展新范式
右:现场展位展示赛得利通过The Lyocell Company专注于莱赛尔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赛得利可持续发展总监黄文彬以“一根莱赛尔纤维”作为一个引子,展示了如何通过可持续管理,与纺织品产业链相互绿色赋能,共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他说:“莱赛尔纤维实现了从源于自然,到绿色物理法生产,最终可自然降解的全生命周期环保闭环,是下一代绿色科技材料。而今年赛得利创立了The Lyocell Company公司品牌,专注于莱赛尔上下游产业链的共同发展。”ZDHC(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首席战略执行官林立进一步强调化学品管理对可持续的实际影响。“再前沿的设计与材料,若化学品管理缺失,仍会带来环境与健康风险。”ZDHC通过建立全球禁用物质清单与安全化学品数据库,将“看不见的绿色”转化为可验证的标准。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柔研究院院长郑伟博士指出,罗莱始终秉持让人们享受健康、舒适、美的家居生活的使命,自2022年起,已连续4年定期发布ESG报告。公司坚持从源头推动创新,确保材料兼具舒适性与安全性。以莱赛尔新型纤维为例,它源于自然界,具备舒适、透气、亲肤等特性,同时也能够自然降解,十分契合当下倡导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与市场趋势。
出海,也出圈
右:URBAN REVIVO伦敦Westfield店铺
论坛最后将视野拓展至当下热议的“出海,也出圈”。中国品牌出海已进入以技术驱动、本地化运营和数智生态构建为核心的新阶段。上海时装周组委会秘书长、上海市服装设计协会常务副会长吕晓磊表示:“我们近年来推动设计师品牌通过Pop-up等灵活形式进入海外百货店,一是帮助品牌与海外零售商建立深度联系;二是让海外消费者直观认知中国设计师品牌。通过双向磨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出海与创意对话。”新加坡时尚协会首席执行官张婷婷指出,新加坡是一个通往中东、东南亚、亚洲其他地方的一个重要节点,正通过融合多元文化重塑区域时尚身份,而中国在数字零售与供应链响应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来自fmg海外事业部首席执行官陈睿结合集团旗下成功出海的URBAN REVIVO实践经验分析道:“中国品牌出海需以全球化思维整合设计、供应链与渠道,并从轻量跨境迈向线下零售,让消费者真切感知品牌价值。”大数据与技术合规成为这一进程的关键助力。Google AI商业化专家张强继续补充说:“Google为其AI生成内容提供明确的版权赔偿保障,如同为创意的安全性上了一道保险。”这为品牌在快速迭代的科技环境中大胆创新消除了后顾之忧。
科技正在重启时尚,每个人都是这场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感谢合作伙伴/社群Fashion for Good、HKRITA、China ESG Alliance、BottleDream、Plug and Play China璞跃中国、GoGreen、S创、Impact Hub Shanghai的共同助力。
现场近300位观众嘉宾参与到2025善议论坛:时尚重启
(文字及图片来源:yehyehyeh创新社)
Copyright © 2024 FN团队版权所有,严禁转载.